第165章 投唐一念起_剧透历史:从三国开始
笔趣阁 > 剧透历史:从三国开始 > 第165章 投唐一念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65章 投唐一念起

  我不当胡人了!

  正所谓投唐一念起,顿觉天地宽。

  贞观九年,都布可汗率部投奔大唐,灭高昌,平西域,讨高句丽,此人都有参与,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
  最重要的是还随名将李勣灭薛延陀,成功复仇。

  最终拜大将军,封国公,乃是大唐的又一颗将星。】

  “这都布,倒是个心思活络的。”

  李靖如此评价道:

  “事后清查东突厥余孽,就有听闻此人西奔,此前还以为定然为西突厥所不容。”

  “没想到……”

  李靖摇摇头,此人从东突厥的一个将军,变成与西突厥裂土对峙的可汗。

  最终更是入朝为将,征战四方,成为大唐的大将军和国公,一生经历堪称丰富。

  “懋功的功劳有着落矣。”李靖笑道。

  李世勣的眼睛闪闪发亮,可算被他等着了,这次的主角果然是自己!

  随即兴奋的瞥了一眼强掩失落的苏定方:

  小伙子,要尊重前辈懂不?

  不过光幕所说的“荡三国,擒三王”,这薛延陀才一个而已,另外两个呢?

  李世民脸色平静,毕竟开唐时就有任胡人为将,并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。

  而且如今身为天可汗,自然要尽纳四夷不得志的人才,让其皆为大唐所用。

  一时间李世民倒是捏着下巴考虑:

  要不要将这类胡将的履历编为后世所说的?

  牧羊儿出身,被部落所鄙,最终投唐得用,青史留名。

  贬胡人之野蛮,崇大唐之开明。

  而且这后辈随后胡诌的诗说的也没错。

  投唐一念起,顿觉天地宽。

  咱大唐疆域,是挺宽的。

  朕这个天可汗,心胸也挺宽的。

  【另一个是突利可汗。

  颉利被擒之后,突利是一个举兵投唐的,封并州都督,在长安有宅子,日子很是悠闲自在。

  但有个人很有意见,突利可汗的亲弟弟,阿史那结社率。

  他看不惯自己哥哥整天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毫无草原男儿的雄心,于是当场举报亲哥谋反。

  被察明是诬告之后,突利可汗和李世民二人把他骂的狗血淋头,连俸禄都直接砍了一半,他登时就不乐意了。

  贞观十三年时,阿史那结社率听闻了李世民移驾九成宫避暑的消息。

  于是此人召集四十名突厥旧部,宣布了谋反计划:

  那李世民的儿子李治每天都会出宫骑马,咱们埋伏在两侧,等宫门大开之时,咱们就冲进去砍死李世民!

  李世民一死,大唐就大乱,咱们便引突厥旧部返回草原,再造突厥汗国!

  结果这个计划一开始执行就出了意外:

  当晚起了大风,眼见天气不行,李治就不出宫了。

  在外面埋伏了半天的突厥人秉承着来都来了的想法,最终决定强攻。

  九成宫只是个避暑行宫,四十余突厥人成功强行闯了进去。

  交战片刻后眼见刺杀无望,便夺马想要北逃回突厥故地,在途中被禁卫军包围尽皆处死。

  这桩谋反案最大的影响就是被羁縻在河套的突厥部众皆躁动。

  李世民几乎是被迫重新册封了一个突厥汗王,让其重新率领突厥部众返回突厥故土。

  对于这件事,李世民对自己的评价是两个字:狼狈。

  并在事后感叹,悔不用魏征之言。

  因为在当初处理突厥人的问题上同样是两派:

  魏征认为突厥人狼子野心,要么将其彻底打散迁入河北教化,要么就将其赶到漠北,与薛延陀相互制衡。

  温彦博认为应当效仿刘秀对于南匈奴的羁縻政策,就近划出来一块地,方便管理。

  李世民最终采用了温彦博的意见,最终导致了刺杀。

  也是因此,李世民在对待高昌的态度上,从羁縻变成了直辖。

  这也意味着唐军正式亲自进入西域,由此掀开了唐王朝轰轰烈烈的领土扩张。】

  房玄龄脸色微妙:

  “此前对突厥遗部之策,中书侍郎温大临确有羁縻之策。”

  但在甘露殿呆过的几人,对突厥的看法已与此前不同,所以羁縻最终没有得到采用。

  魏征此时在北面做的乃是他们共同敲定的。

  大部拆成小部使其隔县而居,不得私联。

  小部打散成户,编入各州县入册为唐民。

  而当事人李世民当即就跳了起来:

  “传诏魏征,就这突利可汗之弟,有多远发配多远!”

  对待侯君集尚且有耐心,对胡人就完全没那点好颜色。

  本就是战败之徒不说,竟还行意欲刺杀他?!

  而且只是发配不是处死,就算那刘备也得夸他心地仁善!

  这胡人不是喜欢草原吗,那就送其去穷山恶水的地方看个够!

  此时李世民才明白过来,为什么突厥此时已灭。

  但后来那安禄山还能出身突厥部落,并还与大唐为敌。

  什么狼狈,就是玩儿脱了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